PCBA板测试ICT是否会消失

电路板PCBA 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各种测试:如AOI、3D X-RAYFCT功能测试等,对于汽车电子、航天航空电子、医疗电子、服务器等高附加值的电路板,为了验证其电性能,ICT测试是不可缺少的测试步骤。目前主流测试设备是ICT测试仪及飞针测试机,ICT测试还是无法被代替的。

ICT在线测试可识别哪些PCBA缺陷
1.短路:依靠电阻、电容、电感等测试参数的分析识别,发现电路板上两个或多个导电元器件之间的短路问题。
2.开路:测试探头在特定点对电路施加测试信号,如果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响应,则表示开路。
3.组件值不正确:测试前预先定义测试点和组件值,测试完成后,我们将实际值与预期值进行比较,以找出任何差异。
4.元件极性和放置问题:包括对电容器、二极管和极性敏感电感器进行极性测试,以识别特定故障点。此外,检查元件是否放置错误、针脚是否断裂或弯曲以及连接是否错误,这些都可能导致电阻值低于预期。
缺少元件:检查电路板的测试点,确保它们接收到预期的测试信号。如果某个测试点无法接收到信号,则可能表示缺少元件。
5.焊接缺陷:通过对焊点发出测试信号,检测缺焊、虚焊、焊接不良等问题,若检测异常,则标记焊点存在的问题。

极性和焊点检测不是ICT强项,AOI和AXI是有益补充。

要使用ICT测试,必须留有测试点且覆盖率要高: 

1.ICT测试的是信号网络,尽可能多地覆盖网络,最好100%的网络,严格的会对器件的空管脚也进行ICT测试,在PCB板上距离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在每个网络上都加一个ICT测试点
2.测试点尽量在同一面,可以减小测试成本;
3.可用作测试的点包括:专用的测试焊盘、元器件管脚(常见的是通孔)、过孔;
4.测试点的焊盘通常设计为直径30mil或者40mil,越大越方便测试(同时可能占走线空间),测试点尺寸越小,成本越高:
5.测试点的测试焊盘要阻焊开窗;
6.测试点中心间距尽量不小于50mil (1.27mm),过近测试难度大,成本高;测试点到过孔的距离最好在20mil,最小12mil
7.避免测试点在贴片器件上;



评论